陈中华
陈中华:治水即治国、治国如治水

陈中华:治水即治国、治国如治水


陈中华.jpg

     

     零点新闻】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7月10日14时,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27省(区、市)3385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195.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81.5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3万间房屋倒塌,26.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98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95.9亿元。


     史书记载,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的2155年间,中间发生1029次大水灾。世界十大自然灾害排行上,中国洪灾上榜3次。国外媒体排全球历史10大最致命洪灾,中国洪灾上榜6次,中国人苦水患久矣。


    即使在建国后至1998年,中国发生了6次较大洪灾。特别是1998洪灾的经济损失已超过了2500多亿元,因灾死亡4150人,是20多年以来洪灾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没有想到,今年又发生了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为什么中国的大水灾特别频繁呢?


    经过70多年的努力,特别在1998年后,我们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提高了抵御洪水的能力。正如那位山东美女主持说的那样:98年抗洪出现塌方时,解放军子弟兵用身体、棉被,船舶和汽车去堵枪眼,战士们誓与大堤共存亡,而今年,没有悲壮的血肉长城……


    不错,现在也许我们再也不会像从前用人命去守堤了,这大多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可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并不能说明我们治水的理念进步了。在科学飞速发达的时代,为什么中国的水灾依然频繁,为何暴雨和水灾来临时每次代价惨重?


    目前,虽然我们大力利用科学技术治水,但是中国治水的理念依然落后,基本停在鲧治水的地步,连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理念也比不上。


    人人皆知,鲧治水的理念是筑坝修堤拼命的“截”、“堵”,结果洪水被鲧越治越大。然而,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大禹治水13年,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然而,经过1998大洪灾,我们治水方面问题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暴露。不少人对洪灾和治洪进行了大量反思,许多新的治水抗灾措施已经陆续出台,可是,20多年来,我们又做了多少呢?又做了什么?


    为了发展经济,大江大河流域干支流的行洪区被开发区,被房地产,被各种商业项目侵占;为了眼前的利益,大江大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依然被破坏,尤其是某些毛细支流地区,森林,植被被破坏失去了涵养水分,蓄集水流的作用;至于各江各河流域大大小小的水电站,旱的时候堵流拦水发电,暴雨时就开闸放水……


    更让人遗憾的是,我们不大力整治河道、疏导滞洪区泄洪道,把各大河流全部用人工运河连接起来,反而一直痴迷“九曲十八弯”的“美景”,不懂得“裁弯取直”,有堵有疏。这些年却玩命的筑坝修堤,总以为截住的河流越多越没事,拦住的洪峰越大越不得了,大坝修得越多越能抵御洪水,大堤筑得越高越安全无恙……


    中国人并不明白,这种落后的治水理念有三个关键字:拦、截、堵,与上古时代鲧治水的理念何异?其实,世界上永远并没有牢不可摧的大坝大堤。岂不知截住的河流越多越有事;拦住的洪峰越大越危险;大坝修得越多洪水越多,大堤筑得越高越不安全。最后,所有大江大河就成了悬在中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大自然是谁也斗不过的。回首历史,我们与天斗,与地斗,付出了多少代价?纵观中国几千年治水的历史,基本就是一部与天斗、与地斗、与水斗的历史,永远舍不得“拦、截、堵”这“祖传”的“治水三字经”,我们21世纪治水的理念竟然停在上古时代鲧的维度!


    另外,降水不均是中国旱涝灾害主要自然因素,综合治理不力则是其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无法改变,人为因素则大有可为。可以在山区大量兴建小微水库或山塘滞留降雨而缓用之,配合东南季风向西北部空中输送水汽形成内部降水1000亿方左右。


    中国汛期4~9月(6~7月最盛),降雨约占全年降雨75%,此时期也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时期,此时期的洪涝灾害重要原因之一是山区的降水没能及时足量拦蓄而流出形成山洪,这些山洪不仅直接造成原住地洪涝灾害,还通过各大江河支流汇合形成流域洪水灾害而白白地流入大海。


    中国各大江河主干道的水主要源于其一二级支流,而这些一二级支流的水又主要源于广泛分布于山区沟壑中的三四五级支流,显然,在沟壑纵横的山区中建设小微型水库或山塘很容易成本也很低,雨季可蓄水防山洪暴发进而截断江河干流洪涝源,旱季可就地灌溉绿化,综合效率很高。


    中国现有各类大、中、小型水库的总蓄水量不足5000亿方。通过水库扩容或在适当地方新建大、中、小型水库可以扩大拦蓄总水量,但水库扩容与新建水库约束因素较多,扩容水库受当地降雨量本身约束,若降雨不足,即使扩容了也无水可蓄;新建水库受选址等约束且建设周期一般较长建设成本也较高。


    中国山地面积大,沟壑分布极广,极方便库容量小于10万方的各类塘坝建设,若政策鼓励广大山民们以村为单位或以家庭为单位自建自用这些塘坝,则可能短期内在全国各山区中建造数千万塘坝并在汛期拦蓄大量山区降水。


    中国年入海水量约为16000亿方,估计其中的16000亿方*75%=12000亿方就是在4~9月汛期内流入大海的,此时期若能在山区千万沟壑中增量性地(原有山区各类水库水塘要继续维护)大量兴建各类简易山塘塘坝(塘坝库容小于10万方,普通土石堤坝)及时地增量性地再拦蓄5000亿方地表径流水,则可缓解江河洪水灾害且并不影响各大江大河中下游的正常通航和供水等功能(此时期仍有7000亿方水入海,比枯水期的4000亿方入海水量多出近一倍)。


    也就是说,中国4~9月汛期,可增量性地在原水库拦蓄雨水基础上大量兴建山塘塘坝再拦蓄5000亿方雨水( 中国山区各类简易塘坝库容的潜在总容量非常大,远超5000亿方可因地制宜筑堤)。


    这些增量拦蓄的降雨水量宜就近及时地边蓄边用于农林绿化等,通过蒸腾蒸发作用将其汽化成水汽,这些水汽会随着东南季风(5月~8月共约4个月是中国大陆东南季风季)继续向中国大陆西北方向飘移并逐级形成“内部水汽降雨”,从而达到借云空中远距离调水目的。此5000亿方水汽将为中国大陆西北部增量至少1000亿方“内部水汽降雨”降雨量(保守地以此水汽的成雨率20%估算,中国大陆水汽总体成雨率为40%,东南方成雨率高,西北部成雨率低),从而大大改善西北部干旱状态,另4000亿方水汽会继续飘移出国境增量边境山脉及西亚和外蒙古等地降雨降雪,这些降雨降雪量会增加当地水汽含量和植被量…当西北季风起时,由这些地方吹回中国大陆的水汽形成的雨雪量会有所增加(增加多少不好估计)…这样的水循环效果会年复一年地良性累积,其结果必将大大改善西北部水文生态环境…


    中国当下,山区抛荒土地较多,出现了许多山区无人村,国家也正在拆村并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将大量山区土地退耕还水还塘,因地制宜就地筑堤拦蓄降水建成成千上万小微水库或山塘。


    若能按本方案实施,在不影响中国各大江河中下游水运情况下,南方多雨山区每年都可以多蓄水5000亿方(相当于增加1倍中国现有全部水库库容量),这些水量可以大大扩大当地绿化规模,改善当地农田灌溉情况;中国西北部也可新增降雨1000亿方,可极大地改善其农业生态情况;配合中低产田改造等措施,中国可以倍增可耕地总面积的同时倍增高产田,从而可以在农业产出意义上再造一个中国,彻底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造福千秋万代!


治水即治国,治国如治水。发达的科学技术对治水很重要,但更需要一个科学先进的治水理念。中国洪灾频繁,问题可能出在治水理念上。但愿今年的洪水尽快地、安然地过去。2020洪灾之后,希望中国能好好反思治水的理念,祝国家永远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康!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jpg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